良师录|郭建华: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从一到无穷大
明亮的双眼,微微的笑容,富有亲和力的感染不需要语言,眉眼之间,一种能量的传递就已然开始。当真正开始了解,才恍然这气质如华的外表下,是一个教育者37年职业生涯下的思想闪光:“如何逐步地引导学生,从最开始的兴趣,慢慢上升到一种享受、成为一种乐趣,直到最后升华为一种心灵深处的认同,成为一种信仰,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。”
他是郭建华,从教37年,育桃李无数。
善教者使其继其志
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,善教者使人继其志”,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的诗句,饱含了郭建华对教育价值的理解。“会歌唱的人,声音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吸引人去模仿。然而,有时候这种喜爱、追随可能是比较浅显的,是一时的兴趣。当兴趣消退或遇到挫折、挑战时,便很难维持。
当一名老师,不仅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或从事的活动感兴趣,还应创设条件让学生享受其中的乐趣,并引导学生在心灵深处理解所做之事的初衷,进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坚定的志向,信奉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。”
进入高三,学生常常要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,每一次考试不免会触动部分学生那根紧绷的神经,导致面对考试时无法放平心态,患得患失。谈及此处,郭建华说尽管高三免不了埋头苦读,但学生不能只囚禁在自己这个核桃壳里,要看得到自己以外的世界。
“人之所以身处逆境而不屈,面对困难而坚强,不是因为期盼着短期的利益,而是因为心里装着更大的使命。小学到高中,未来还有大学,甚至读研读博。国家配置的资源,社会的支持,家庭的培养,才把学生培养出来,学生是需要知道‘我是有我的使命的,我是有我的责任的。’这个使命或许并没有那么伟大,但起码要在谋生满足个人温饱以外有更广大的志向。”
真正的“志”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一个长期的、逐步内化的过程。而在这个内化的过程中,老师要做的,结合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,努力唤醒他们兼济天下的使命感,帮助学生在人生格局的不断突破与重构。
当老师,内心深处对学生一定要有爱
“教数学不是为了让学生以后去解数学题,毕业后工作我再给出一道数学题,你很可能不会做。但这不能说明你没有学数学,或者说学了数学没有用。它转移了,数学是建立一种思维结构,改变一种思维结构的科学,曾经的数学知识会化作能力的一部分,你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。
生活中遇到一个问题,你看到了一个结果,并没有看到经过,你就会分析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,有哪些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,这是一个逆向的思维方式,这种分析的办法可以从数学中习得。”
听着他将教学心得娓娓道来,大概很难想象37年前,20岁的郭建华初登讲台时的无措。“我一开始不会教。学生拿一道题过来让我解给他看,我要通过跟他沟通,让他能够合理科学地认识一个问题,然后变成他自己去学习研究问题。但一开始真不知道怎么做。”
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三年后,郭建华从县城中学被选调进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,在那里他遇到了一批极具人格魅力的老教授。“其中有一位姓白的老师(后来被调回北京对外贸易大学)。当时那位老太太给学生讲数学,讲语文,讲物理,讲化学,啥学科都能讲,当时我特别羡慕,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。在她身上,我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——老师,从内心深处对学生一定要有爱。慢慢的,开始真正喜欢上了教师这行业。”
亲其师,信其道
调皮,在传统的教育里都被认为是种缺点,郭建华不这么想。“调皮,有时是一种才华,某种程度说明这孩子精力旺盛,如果把这个精力引导到正道,你想想这孩子能做出多少好事情。很多孩子经过适当引导,调皮这种特质会发展成一种幽默,人际相处的润滑剂,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乐趣。”
郭建华深知,人的缺点和优点往往相辅相成、互为因果、因环境而异,没有人可以只保存所有的优点而摒弃所有的缺点。
“在这个物质世界,没有两个思维结构完全相同的人。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是“乖巧”,那么你干脆养一堆洋娃娃摆在那里,你想让洋娃娃摆什么造型就摆什么造型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,那么我们就要从人格上尊重他。”
班主任经验丰富的郭建华总结自己管理的秘诀是:先紧后松。“我当班主任的时候,高中第一年第一学期跟得比较紧,跟学生沟通比较多,到后面就渐渐放手,学校有什么活动都会交给学生组织调度。“他鼓励学生勇于尝试,不畏犯错,因为教室就是容纳出错的地方,错误是一种教育资源,而学生在一次次犯错中成长起来。
为年轻的心播下一个种子
数十年的教学里,为了不断丰富教学手段,郭建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,潜心研究教学方法,曾在多种期刊上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,《加强高中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培养》、《中学数学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》、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》等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级大奖。
他说:先者为师,只是比学生先知道一些,与学生更多应该是朋友。在学生们看来,他的确做到了”良师“和”益友“。
“郭老师给你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?”
“我想,他用自己对数学的爱对学生的爱保护我们的好奇心,让我们不畏于去探索纯粹理性世界中往圣先贤构筑的高峰。这是我们最感谢他的地方。”他的学生们如是说。
人物名片
国家奥林匹克数学辅导一级教练、省骨干教师、省劳动模范、市优秀教师、市优秀班主任、市高考先进工作者、区首届高三名师工作室导师。历届任教的班级,多人考入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顶尖名校,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居全市前七名。十年如一日的专注、勤恳,潜移默化地影响南外学子,敬业乐业;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引领年轻教师茁壮成长。
整理 / 校对/ 编辑:办公室
—END—